經濟低迷,百物降價,的士行業也不例外。為了提高市民搭的士的意欲,的士權益協會於去年底向運輸署提出「九折收費」,其後又相繼有團體提出長途電召的士,車費五十元以上有六至九折優惠。不過,有的士司機為保飯碗,早已私下向乘客推銷「八折收費」計畫,以特惠價錢吸引乘客。這些司機的做法已經觸犯法例,只是由於欠缺證據,警方難以檢控。
八折收費是某些的士司機主動向長途乘客提供八折優惠,當咪錶超過了一百元,司機便只會收取車費的八折價錢,同時不會收取過海隧道的回程費用。
擁有一千六百多名會員的新界電召的士聯會主席藍貴強表示,八折的士通常是長途夜更的士,由十多輛的士組成「車隊」,行駛香港、九龍及新界各區,方便接到客人傳呼後以最快速度接載各區客人。八折的士原本多是行走市區的的士,但新機場啟用後新界區也出現八折。
面對現實 八折推銷
坤叔是其中一位八折收費的司機。他表示「八折收費」在他入行前,即十八年前已出現,只是當時並非司機提出,而是客人和司機的協議,情況並不普遍。
他說﹕「經濟環境差,尤其在美國『九一一』事件後,全球經濟滑落,市民積穀防飢,減少乘搭的士這種較昂貴的交通工具。即使乘搭,他們『講價』次數較前頻密。」他激動地說出自己等客的無奈:「最令我深深不忿的是,即使在尖沙咀市區,仍然要排隊等客。即使有乘客,他們又會『講價』。當時很想放棄,但不可以不面對現實。」
坤叔曾經由下午五時駕駛至凌晨三時,扣除經營成本後,賺取不夠一百元。「既然不想遭壓價,倒不如主動提出八折,使自己心甘情願。」
結果,八折收費最初由客人主動提出,演變成司機作主動。坤叔更表示,他會主動派卡片給乘客。
志叔也是一位「八折司機」,駕駛新界區的長途路線,他說:「太多的士在街上『等客』,若要擁有自主權,不如主動提出八折。」同樣地,他也會主動派卡片給「熟客」。
熟客光顧 收入驟增
八折收費較按錶收費便宜,令他們逐漸累積了一批熟客,收入更加穩定。志叔說:「最初八折收費對象是公關小姐,因為她們經常在夜深時醉酒歸家,她們光顧這些的士感到安全,又可付廉宜的車費,很容易成為長期客戶。」另一名「八折司機」明叔主要駕駛由香港區至九龍區的長途的士。他說:「經濟不好,客量低,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。乘客得到優惠便會再找你。」
累積了一批熟客後,坤叔的收入由原來每個月七千至八千元,增加至接近一萬元。雖然客人並非每次都會電召特定的士「幫襯」,因為大部分乘客都是在緊急時才搭的士,而且的士隨處可見,他們不會浪費時間電召的士,但坤叔說:「每個月至少有一個乘客電召的士都已很開心,收入起碼有微薄的增加。」
雙贏局面 建立信心
鄺凱寧與家人從半年前開始,每星期日晚上乘坐的士來往觀塘和大埔,他乘坐的是八折的士,故車費由原來一百六十元減至一百三十元,「這令我省回不少金錢,非常吸引。」除了因價錢較便宜外,與司機建立長期關係,會增強他乘坐的士的信心。「我曾經在的士上遺失了貴重的相機而不能取回。若與司機建立良好關係,在車上遺留的東西便一定能取回呢﹗」雖然電召的士比用傳呼台需時較久,但他並不介意。
違法搶客 競爭更大
八折收費令司機增加收入,乘客也能付便宜的車費,似乎是互惠互利,但其實司機已經觸犯法例。運輸署高級運輸主任黃志光表示,根據道路交通(公共服務車輛)規例第374D章第47條規定,的士司機必須按照計程錶上顯示的收費向乘客收取車資,違例者可被罰款五千至一萬元,及入獄六個月。八折的士顯然是不合法的。
此外,對按錶收費的的士司機來說,八折收費無疑是破壞了統一收費的公平競爭原則。
高先生經常接載乘客來往九龍及荃灣,他一向按錶收費,他對某些不守行規的司機甚為不滿,他說:「八折收費令我少了很多長途客。特別在『九一一』事件後,乘客量大減,我的收入下降不少。」
主要來往沙田及九龍區的陳桂鴻則認為,建議減收車費的主動權應在乘客身上。「若非乘客主動提出,我不會主動提供減價優惠。的士司機不應主動提出八折,這與搶同行生意無異。」
面對同行指責,坤叔承認對其他司機會有影響,但十分輕微:「我不是公開大聲說八折收費,從行家手上截客。」兩者車費不一,難免會有不公平的競爭情況,但坤叔說:「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公平的。『惠康』和『百佳』(超級市場)可減價促銷,為何他們就可說是公平﹖」
志叔也表示:「若八折收費有市場,不妨繼續下去。我只抱著適者生存,但求自保的態度。生意難做,減價多多少少都有幫助。」
證據不足 難以檢控
藍貴強表示,的士聯會曾收過司機投訴行家八折收費﹕「間中也有行家向我們訴苦,慨歎生意難做,因為有人私下降低收費。」他續說:「這是犯法行為,但是要找證據起訴也不容易。因為每項交易都只有司機和乘客雙方知道